3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的審議。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 宋晨 楊月)“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3月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會上,對于鄉村振興戰略,習近平總書記進行了深入全面的闡述。他提出“六個推動”,涉及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最后一個“推動”則明確了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的路徑,那就是規劃先行、精準施策、分類推進。
全國人大代表、菏澤曹縣磐石辦事處五里墩村黨支部書記王銀香。中國青年網記者楊月 攝
全國人大代表、菏澤曹縣磐石辦事處五里墩村黨支部書記王銀香是8名發言代表之一。她在會上匯報分享了自己的農村“發展經”,介紹了五里墩村在基層黨組織建設、產業發展、人才培養和引進等方面的好做法。
“三十多年就是干了農村發展這一件事兒,實話實說地匯報了自己在基層一線的做法、體會、建議。”王銀香在會后接受了中國青年網記者采訪,話語里透著淳樸、干練與豪爽。
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要帶頭。在王銀香看來,農村的發展首先要有一個好的支部,所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很重要。作為基層黨組織帶頭人,要通過一言一行影響帶動班子成員形成合力,“人心齊泰山移,形成一股勁兒,干什么事兒都好干。”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全力以赴消除農村貧困,推動鄉村生活富裕。
王銀香30多年的農村工作經歷,讓她深切感到,鄉村要想富,必須找出路。“出路就是帶領群眾辦產業,讓土生土長的農民轉化成產業工人,拉長農業產業鏈,切實提高收入水平。”
“從1990年開始,我們發展規模農業,后來發展畜牧業。2002年與中科院合作培育了第一批克隆牛,獲得了四項世界第一。”王銀香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正大力開展農牧結合,形成有機循環產業鏈,還創建了智能大棚,果蔬全部采取有機方式種植,并做起了網絡電商。現在,村集體積累達到600多萬元。
產業振興離不開人才振興。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要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工作,也是王銀香格外重視的一方面。“我們發展產業需要很多人才,包括土壤修復、動植物營養、病蟲害防治、動物繁殖、食品加工、廢物利用等領域的專業人才。通過發展有機農業循環經濟,我們吸納了一、二百位大學生,其中有四十多名研究生、博士。”王銀香說,產業持續發展,也給眾多返鄉創業的大學生、農民工們一個施展才干的舞臺。
王銀香說,作為村支書,她的工作是為大家搭建一個干事創業的舞臺,“我把臺子搭好,大家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施展各自的才華,一起唱好一臺鄉村振興戲,共同實現鄉村振興夢。”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人窮志不能短,扶貧先要扶志。“這些年,我們一方面通過發展產業,創造就業崗位,吸納農民轉為產業工人,對貧困戶開展技術培訓,幫助特別困難群眾籌集資金,實現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引導村民改變舊思想、老活法,形成了重視教育、學習技能、干事創業的共識。”王銀香說,培育發揚好的鄉風、家風、民風,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才會讓鄉村煥發出新氣象。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提到要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時強調,加強對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整治,再次講到“廁所革命”的問題。
“總書記系統闡述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和要求,充分體現了對三農工作的重視,充分體現了他親民、愛民、為民的情懷。”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萊蕪市市長梅建華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廁所革命”這個問題看起來是小事兒,實際上是事關民生的大事兒,同時也是一件難事兒,充分體現了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梅建華表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要將包括“廁所”在內的事關人民利益的問題認真對待、統籌規劃、整體推進,我們要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努力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之路,寫好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如今,頂層已設計,前路已謀劃,部署已明晰。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鄉村振興戰略描繪的一項項具體目標和舉措,正在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