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 楊月)“你讓年輕人返鄉創業,那你得真有適合他的土壤和平臺,如果我們的鄉村還是像以前那樣,缺乏產業基礎,缺乏發展空間,哪會有年輕人心甘情愿回來呢?”談到鄉村振興,特別是青年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曹縣磐石辦事處五里墩村黨支部書記、山東銀香偉業集團董事長王銀香說出了這樣的擔心。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曹縣磐石辦事處五里墩村黨支部書記、山東銀香偉業集團董事長王銀香。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月攝
3月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王銀香是八名發言代表之一。“我們銀香偉業吸納了一、二百位大學生,其中有四十多個研究生、博士,年輕人很多,整個產業鏈上都有,比如農業技術、市場營銷、審計、法律、品牌設計等部門,還有土壤修復、動植物營養、病蟲害防治、動物繁殖、食品加工、廢物利用等領域,都需要有專業知識的年輕人。而且他們能帶動中年人,形成‘知識+干勁’的良性循環。”王銀香說,但重中之重在于,必須要在產業基礎建立后,搭建一個適合年輕人發展的平臺后,年輕人才愿意回來。
這樣的平臺如何搭建起來?王銀香透露,她的秘訣,是科技創新、模式創新和內容創新,不斷提升農業的綜合實力。她創辦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銀香偉業集團在山東菏澤曹縣與農民共建有機種植基地,運用有機循環思路,依靠奶牛養殖消耗農業秸稈,再將養殖糞便加工成有機肥還田,改良土壤,創造出生態效益。通過土地源頭的改良和有機養殖的結合,保障奶源質量生產優質乳品,創造出經濟效益。
“其實我本來主張,年輕人多去外面闖闖,他們想回來我都不愿意讓他們回來,外面天更高、空間更大。”王銀香說,結果沒想到,近些年,一些返鄉的年輕人“不讓他干卻非得來干”,“我就想,那給他少點錢,看他能不能堅持下來,結果這些孩子照樣干,因為畢竟離家近,生活成本低,更重要的是,他們也相信我們的前景,所以一分錢工資都不要,也愿意跟著你干。”
在王銀香看來,企業永遠有生命。只要路鋪好了,產業鏈已經形成了,延續下去經營好、傳承好,就能給更多年輕人創造機會。“上學去了回來跟著你,并不是說看重給他們多少錢,而是他們認同這種模式。”王銀香驕傲地給記者數著:“我們現在每家都有小轎車、小洋樓,百萬富翁都有幾十戶。農民就在土地上刨出了錢,刨出了幸福生活。毛主席過去說農村是個廣闊天地,土地里能刨出‘金娃娃’,現在可不就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