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謝敏豪。圖片來源于網絡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8日電(人民政協報記者 顧磊) 如果有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假如按照千分之一的幾率計算,也會有三十萬人發生運動損傷。對此該如何應對?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謝敏豪提出了這個問題。如果不積極應對全民健身中發生的運動損傷,將會給現有的醫保體系造成沉重的負擔。
謝敏豪委員所在的體育總局運醫所專門致力于為國家隊提供醫療、康復和營養保障。他介紹,現階段國家隊仍面臨醫療支持不夠的問題。由于種種原因,隊醫配備不齊全,且訓練基地和場館缺乏醫療保障。當前,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國家與社會均倡導訓練基地與大型場館向公眾開放。那么,有什么方法既能提高國家隊的醫療保障,又能解決群眾健身中運動損傷風險防范的問題?
如果能在訓練基地與大型場館設立諸如運動醫學門診部之類的醫療機構,配備相關的醫療人員,比如全科醫生、運動醫學醫生與護士,那么既可以滿足國家隊的醫療需求,又能在傷病預防以及傷病發生后第一時間的專業救護上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這些專業醫療人員來自哪里?謝敏豪委員建議,基地、場館既可以自己建設門診部,也可以與當地醫院互動,甚至通過“醫聯體”的模式來解決問題。
謝敏豪委員認為,體育設施的建設需要同時設立一套防范運動風險的安全評估和專業服務體系,將配備專業醫療人員作為其中重要內容。“比如雪場的建設,必須要具備這個體系方可進行合格場館的認證,否則在運動中遭遇傷病誰來負責?”
接下來的問題是,人員經費、傷病診療等方面的資金從哪里來,謝敏豪委員認為,可以嘗試推行運動健康類保險產品。
目前,我國運動類商業保險的發展水平仍待提高,盡管一些地方已嘗試推行場館公眾責任險等險種,但仍未建立一個完備的保險體系。謝敏豪委員認為,這個體系應由醫療機構、保險公司、基地、場館等多方組成,聯合制定安全評估與專業服務體系,在傷病預防、救護、賠付等方面不斷完善。
同時,針對職業、專業運動員因傷病風險帶來的損失,也可通過設立相應的運動健康保險予以賠付。“在這方面,國外的經驗值得借鑒,假如一個職業運動員與俱樂部簽約五年,打了三年球,剩下的兩年因為傷病無法上場,那么可以通過保險賠付,使他的收入不受影響。目前我們這類保險產品仍然是缺乏的。”
至于如何購買保險,謝敏豪委員認為,職業運動員可以選擇相應的產品進行不同額度的投保;至于社會大眾,可以通過門票含保險費等手段解決。他認為,這套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將是全民健身廣泛開展、體育健兒勇創佳績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