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寧高寧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8日電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8日15:00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第二場記者會,邀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胡曉煉,農業部原副部長陳曉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寧高寧就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新聞社記者:想請問寧高寧委員,目前備受關注的國有企業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如果進一步推進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一流企業,您認為我們應該亟待解決哪些問題?此外,中國企業應該如何借助“一帶一路”建設進行全球化布局,向價值鏈高端攀升?謝謝。
寧高寧:深水區、攻堅期說了有一段時間了,已經不是一年了,國企改革進行了很多年時間,也取得了很大成績。這次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講到國企利潤2017年增長了23.5%,應該說國企發展還是比較健康的。我在這里替國企說句公道話,國企在經濟里還是很大的主體,有巨大的產業主體,5000萬就業人員,作為提供就業來講是最大的一個群體。有37000億的稅收,差不多占中國稅收的四分之一。還有2萬億盈利、150萬億的國有資產,整體上取得了保值增值的成績。但為什么還要改革呢?因為國企在凈資產的回報率,就是股東資金回報率上,相對于同行業的其他資本來講,回報率不算高。這個當然有社會的原因,也有歷史的原因。同時國企所處的行業,相對來講是傳統行業,創新能力和引領能力不夠強,基本上處于這樣一個現狀。
從這點來說,提出來要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世界一流企業是有標準和規律的。國企目前面對的問題,要怎么改?什么是深水區?就是比較難的區。過去容易改的改過了,好改的改完了,一般的效能也發揮得差不多了,再往下走就叫深水區。這里面有幾項應該用更多的智慧、更多的政策安排和更大的勇氣來推進的改革。
第一,股權的改革。我們對國有企業改革,一般性的放權,一般性的激勵,甚至一般性的公司治理結構調整,都做過了。目前來講,需要更深入一步,就是股權改革,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別是在中央企業里面,已經比較多的開始實驗。但是相對來說還是在下屬公司里做實驗,但也取得很好的成績。從這個改革來講,這個就比以前更深入了。這里面就有怎么處理好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和對企業的管理問題,怎么處理好董事會管理團隊的問題,怎么處理好新來的股東股權大小和管理方式的問題,怎么形成合力的問題,確實是在一個新的范圍內探討這些問題了。
第二,戰略方向的調整。光給股權也不行,還需要戰略調整,還要有新的行業,還要有戰略方面的適應市場。老國企、老產業怎么進行創新?怎么進行新的戰略引領?怎么真正從追求數量轉到追求質量,怎么進行產業升級,這里面就要真功夫了。包括整個內部管理系統,從內部管理效率決策系統到薪酬評價體系都要改革,改到真正能夠滿足和創造出世界一流的企業來。
再有就是人。國企來講,人的觀念、人的水平、人的能力提升都是必須的,否則完不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我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為什么?我覺得中國人的創造力是非常強的。過去我自己很多感覺做不來的事情,中國人都做了,而且做得很好。我今天中午和一個客人吃飯,我們探討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很奇妙的,最近李書福把奔馳的股權買了,買了10%左右,成為第一大股東。一個德國公司可以同意李書福這樣一個企業來收購,這在五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買沃爾沃也是不可想象的,你知道歐洲人的心態,一個中國人,不要說是德語、英語了,普通話他都說得稀里糊涂的,結果中國人創造出來了。為什么?這個東西肯定有道理在里面。
還有,最近中信買了麥當勞。我說買來干什么?現在麥當勞沒有人吃了。結果現在怎么樣?三個多月時間了,同店銷售漲了10%以上。為什么?電子商務,老美不懂這個,中國人拿來就送貨了,一送貨就擴大銷售面積了,有中國人,什么奇跡都可以發生的,我預祝國企奇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