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央視網、央視新聞移動網記者:
我們關心的問題是,黨的十九大提出,在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請問這樣的規定有什么樣的意義?另外有很多農民朋友很擔心土地承包再延長30年,沒有分到地的新增人口怎么辦?另外進城落戶之后這些承包地會不會被收回,面對這些困惑和擔心我們農業部是怎么考慮的?謝謝。
韓長賦:
新一輪承包期再延長30年,時間上大體是在2050年前后、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的時候,屆時我們國家將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那時候國家的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城鄉人口結構,包括城鄉關系、工農關系都會發生更大的變化。再延長30年,既穩定了農民的預期,也為屆時進一步完善政策預留了空間。所以我說這是一個充滿政治智慧的制度安排。這項改革十九大提出來以后,農業部按照中央的部署正在研究制定具體的政策措施,要確保決策落實、政策銜接能夠平穩過渡。
關于你方才提到的兩個問題,也有一些農民關心,比如如何考慮人口增減變化,有些確實二輪承包沒有拿到地,有多種因素,有的是新增人口,有的是當時糧價低,搞農業收入低,然后出去打工了,就沒有參加二輪的延包,這種情況都有。還有你講的如何處置舉家進城落戶農民承包地的問題,農業部也在研究,我們將配合相關部門修訂相關的法律法規,研究具體的政策,指導地方來妥善解決。
關于解決地多地少的問題,總的原則還是堅持承包地大穩定、小調整,尊重農民意愿,在政府的指導下通過村集體民主協商解決,總體上承包地要基本穩定。
我想這里特別說一點,解決人地矛盾的問題不能完全依靠無限的細分、均分有限的土地資源,因為中國人多地少,地塊越分越小,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要通過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通過多渠道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包括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來統籌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