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共青團中央與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藝術青年(自由職業者)專場。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 劉喆)2月25日,2018年“共青團中央與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以下簡稱“面對面”)活動藝術青年(自由職業者)專場在北京舉行。
本次“面對面”活動以“拓寬新興青年群體的社會參與渠道”為主題,是團組織依托人大、政協的社會利益表達渠道,履行“代言”職能,反映青少年訴求的重要載體。現場的青年代表們結合生活經歷和工作經歷,暢所欲言,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思考,并得到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的積極回應。
關注公益 推動交流 加快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合肥市廬陽區青樹文化藝術發展中心負責人程永森。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攝
合肥市廬陽區青樹文化藝術發展中心負責人程永森在平時的志愿服務中發現,合肥市一些技校、大專院校的學生特別希望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來,但是渠道較少。“希望國家能夠給予這些學生更多在公益領域參與上的關注和重視,讓青年群體參與社會活動的領域更加廣泛。”程永森希望在未來,團中央或社會各界能夠對青年公益領域加大傳播和宣傳力度。
潮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曉銳。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攝
黃曉銳是潮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他非常關注中國民樂的發展,曾組織過許多優秀青年民樂演奏家出國參加演出,受到了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希望團組織和相關部門可以組織、挖掘中國民族音樂優秀的青年人才,為他們提供和對接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平臺,讓他們參與到對外文化交流事業當中,貢獻青年人的音樂才華。”黃曉銳說道。
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委員副秘書長董建勇。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攝
現如今,街舞是當下最熱的青年文化之一。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委員會副秘書長董建勇,一直致力于把中國的文化融入到街舞文化中,“學習街舞的青年群體數量非常大,但是缺乏社會的關注,游離于主流社會之外。”董建勇建議,相關部門可以舉辦一些官方的街舞賽事活動,向社會大眾推廣街舞文化,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年輕的現代藝術形式更好地結合起來。
青年發展 藝術創作 亟需國家和政府的支持
南海油畫院副院長張建舉。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攝
“從事藝術最難走、最煎熬的是青年時期,藝術青年在艱難維持生活的同時,還在不停追逐夢想。”南海油畫院副院長張建舉表示,希望國家能建立一個中國青年藝術博物館,鼓勵引導廣大青年藝術家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精神的杰出藝術品,同時通過對接政府企業資源,通過藝術產業化引導民眾欣賞藝術、熱愛藝術、收藏藝術;在社區多舉辦藝術大講堂,讓民眾走進大講堂,并邀請相關青年藝術家參與,給青年人提供實踐、展示、傳播和成長的平臺;鼓勵藝術青年走到偏遠地區,助力當地文化教育事業發展。
國中美術館館長張廷全。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攝
張廷全是國中美術館的館長,也是一名畫家,深知畫家創作初期的困境。“繪畫材料成本高,從本科畢業到有作品賣出去會有3到5年的真空期,這段時間沒有辦法靠作品養活自己。”張廷全呼吁政府要多關注青年藝術家,可以考慮用他們的作品裝點城市,做公共藝術。
上上國際美術館執行館長靳清欽。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攝
作為上上國際美術館執行館長,從2015年開始,靳清欽便一直持續做全國青少年兒童展,對青少年進行藝術教育和培養。今年,靳清欽又與許多青年藝術家走進貧困地區,做了藝術扶貧活動。
“希望可以得到團中央和團北京市委的支持和幫助,讓這些活動能夠繼續做下去。”作為中國當代女子畫會的秘書長,靳清欽還希望國家和政府給予女性藝術家更多生活上、創作上的幫助和關愛。
拓寬渠道 保護原創 營造公平公正的環境
潮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劉嘉。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攝
劉嘉是潮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設計總監,平時在公司負責創意和設計方面的工作,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她十分關注,“現在有些版權認證機構的認證流程很隨意、很草率,拿到一個需要認證的內容不做背景調查,不驗證是否與別人雷同,就直接給一個原創的論證。”
“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在知識產權方面可以制定相對明確的標準,便于版權認證和被侵權者維權。”劉嘉還希望能夠對大眾進行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推廣宣傳,提升大眾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
職業花式足球玩家陳浩濤。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攝
來自廣東的陳浩濤是一名職業花式足球玩家,參與過很多公益組織舉辦的足球進校園活動的花式足球義演。他認為社會對花式足球的認識依然有限,藝術推廣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光靠藝術青年的一腔熱血舉步維艱。
陳浩濤建議拓寬藝術青年的社會參與渠道,社會各界給予理解和支持,保障藝術青年的基本權利,“這樣我們才能更好更有信心地投入到社會藝術的建設中去,更好的履行社會賦予我們的責任。”陳浩濤說。
北京理工大學藝術教育中心講師邵澤輝。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攝
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老師邵澤輝,是一名舞臺劇導演,同時從事戲劇創作。從2008年至今,邵澤輝一直堅持舉辦“北京青年藝術節”,“希望通過藝術節給剛畢業的優秀藝術青年展示的平臺,給予他們扶持。”邵澤輝說。現在,許多在這個平臺上成長起來的優秀話劇導演、創作者被國家大劇院邀請去創作演出,還有許多優秀導演在國際化的平臺進行文化交流。
邵澤輝建議以北京青年藝術節為范本,在全國各地市共同推廣這種模式。“希望在團中央的扶持下建立青年戲劇城市聯盟,在每個城市里發展青年藝術文化、扶持青年戲劇舞臺演出。”邵澤輝還希望與國家藝術基金銜接,成立青年藝術發展基金,普及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內容。
創新創業 藝術青年要成為正能量的“領頭羊”
雞尾酒清吧創業者戴澤武。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攝
來自廣東的戴澤武是一名雞尾酒清吧創業者,與生俱來的創業激情讓他從大學一年級開始便嘗試了各方面的創業。多次創業的經歷更讓他感受頗多,“團隊很重要,團隊成員要志同道合、分工明確。創業項目也要滿足社會需要,同時創業者要端正態度,不能只以賺錢為目的。”戴澤武說。
戴澤武希望政府設立專門的機構來關注青年創業,給正在創業的青年人科學、合理、有效的指導。多舉辦一些青年創業論壇,讓青年表達利益訴求,拓寬社會參與渠道。多舉辦創業評比,引導青年創業,鼓勵青年傳播正能量。
北京大學生物學博士研究生高瑀澤。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攝
高瑀澤是北京大學的一名博士研究生,“現有的文化科學類節目相對太娛樂化,而且特別不專業。”正因為這樣,高瑀澤創辦了一個新時代的科技傳播節目,在節目中她邀請了在世界頂級期刊上發表成果的科學家們給觀眾普及科學知識,“跟騰訊合作開設了一個自己主持的節目叫‘奇妙的科學之旅’,后期還想推出一個名為‘科學大師’的節目。”
“想要拓寬青年群體的參與不能一味的堵,應該讓他們發聲。”高瑀澤希望相關部門要多傾聽青年的聲音,提供更多更好的發聲平臺,鼓勵青年做正能量的“領頭羊”。
代表委員積極回應 鼓勵新興青年群體有序參與社會事務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青聯委員、浙江衛視首席主播席文。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攝
聽完現場青年的意見和建議,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青聯委員、浙江衛視首席主播席文表示,能夠和新興青年代表“面對面”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新興青年群體呈現多元化的特征,訴求和特征也是多元化的。席文認為要高度重視青年群體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性,要利用和拓寬現有的渠道平臺,以社會為舞臺,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整合力量,有效利用社會資源、組織資源,更好地引導青年、服務青年。
在認真聆聽了青年代表的意見建議后,全國政協委員、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徐曉談到,文化是國家的命脈、民族的靈魂,藝術青年是發現美、創造美、傳播美的重要群體,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等方面都發揮著積極作用。
徐曉表示,最近團中央組織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分批聽取了包括藝術青年在內的新興青年群體代表的意見建議,在參加今年全國兩會的過程中,他們將反映青年呼聲,表達青年訴求,為新興青年群體成長、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
徐曉指出,共青團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10年來積極推動代表委員與青年“面對面”,推動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在幫助青年解決發展難題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今后,共青團將為新興青年群體構建更多政治參與渠道,提供更多成長服務平臺,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實現自身健康發展。他建議,藝術青年要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了解國家發展方向,把握文化政策取向,努力做到自身發展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同頻共振;要積極發揮自身創作優勢,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溫暖全社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貢獻智慧和力量。